搜索

合肥高新区明确!五个领域失信行为将受联合惩戒!

2023-03-24 11:56 合肥高新发布

  日前,合肥高新区印发《合肥高新区信用联合惩戒工作方案》,将在安全生产、合同履约、招投标、公共资源交易、工程建设、恶意欠薪、金融、质量等领域开展失信专项整治及联合惩戒工作,将进一步强化企业合法合规经营理念,树立“让失信者寸步难行、让守信者一路畅通”的鲜明导向。

  01

  明确失信行为认定的五个领域

  在食品药品、生态环境、工程建设、安全生产等公共管理领域的失信行为。在招标投标、招商合同履行、土地开发利用等市场竞争领域的失信行为。在逃税骗税、非法集资、恶意欠薪等扰乱社会秩序的失信行为;在有履行能力但拒不履行、逃避执行法院生效的法律文书等司法领域的失信行为;经职能部门认定的其他失信行为。

  02

  明确失信联合惩戒措施的三个方面

  实施行政性约束和惩戒。包含限制失信企业开展财政性资金申报和评先评优、从严审核行政许可审批项目、限制取得不动产、限制参与政府采购、限制发起设立或参股金融机构以及小额贷款公司、限制行业准入、依法加大检查频次等措施。

  实施市场性约束和惩戒。对严重失信主体实施限制出境和限制购买不动产、转让不动产、入住星级以上宾馆,限制其乘坐飞机、高等级列车等高消费行为;对失信主体提高贷款利率或者限制提供贷款服务等措施。

  实施行业性约束和惩戒。主要是督促各级行业协会、商会按照行业标准、行规、行约等加强诚信自律建设,对失信会员实行警告、行业内通报、取消会员资格等惩戒措施。

  03

  建立失信联合惩戒工作机制

  建立完善信用信息平台,开展失信信息归集共享。推广信用报告(无违法违规证明)查询,建立联合失信惩戒发起、响应机制。

  04

  强化异议处理和信用修复

  异议处理。市场主体对联合惩戒措施执行有异议的,可向发起部门提出书面异议申请,该部门自接受异议申请之日起十个工作日内向提出异议申请的企业做出书面答复,联合惩戒措施在异议处理期间暂不执行。

  信用修复。对纠正失信行为、消除不良影响的企业和自然人,经发起部门同意后,按照程序实施信用修复。

扫码查看具体工作方案

↓↓↓

11

 

  高新区率先打造五大信用应用场景 营造公平诚信营商环境

  近年来,合肥高新区积极落实国家省市关于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战略部署,加强重点领域信用应用创新,创新开展信用服务中小企业创新创业、推进企业上市、信用优化营商环境等,信用建设成效明显。

  区域经济大脑信用信息归集共享

  公共信用平台是信用建设的核心工程,是打破信息孤岛的有力措施。高新区既重视与省市既有信用平台的对接工作,又致力于开发符合高新区特色的公共信用信息平台。2016年高新区在全国率先启动区域经济大脑大数据平台建设,建设区域企业法人信息库、政策库和能源库,累计入库企业数达到2.2万家;提升数据实时性和覆盖维度,在已有经营、创新、能耗等基础上,增加办公面积、科研投入等要素,累计画像维度丰富至55个指标;强化要素服务的精准性,过滤无效信息,结合企业发展推送“恰逢其时”的服务。

  同时制定《合肥高新区信用信息征集目录》《合肥高新区行政许可和行政处罚信息公示信息目录》等信用信息征集文件,明确了信用信息归集范围,重点征集市场准入、城市管理、安全生产、环境保护、工程建设、劳动就业、社会保障等领域企业信用信息,推动信用信息与区经济大脑归集共享,以数据展现信用、以信用呈现价值,支持小微企业发展。

  “人工智能+合创券”平台“信用画像”精准服务

  合肥高新区2016年推出合创券,为创业企业设计发行的一种可由市场化服务机构兑现的有价电子凭证,帮助企业开展技术检测、科技金融、委托研发等科技服务,满足科技型中小微企业不同发展阶段的服务需求。2018年,高新区结合“信用城市”建设,在全国率先打造“人工智能+合创券”平台,创新提出小微企业合创券奖补资金“授信模式”,按照企业信用画像评分给予相应合创券额度授信,引导企业全程线上采购科技中介服务、兑现奖补资金,实现按需申领、即领即用,提高财政资金奖补使用效益。

  截至目前,高新区累计已为7235家科技型中小企业发放3.26亿元合创券,形成知识产权超9000件,促进技术咨询和委托研发1329项。“合肥高新区人工智能+合创券平台建设 创新运用信用画像实施精准服务”也作为信用建设的典型案例,在全国推广。

  信用报告代替企业上市合规审查加快进展

  2022年4月,《合肥高新区企业信用信息报告代替行政合规证明实施方案(试行)》发布,率先在全省试点以信用合肥平台上的企业信用信息报告代替行政合规证明,进一步便利企业上市、融资等经营活动。信用报告内容包括企业基础登记信息,以及报告期内行政许可、行政处罚、守信激励、失信惩戒、重点关注和资质/资格信息等。申请对象仅限于拟国内外上市、上市公司再融资、参与上市公司并购重组、上市公司发行公司债券、场外交易市场挂牌等,且公司必须注册在合肥高新区内。企业可线上申请办理相关流程,高新区经发局、上市办正式受理企业提交的申请后,原则上在3个工作日内办结。截至目前,已为园区50余家企业,办理80多份信用报告代替上市合规性审查证明。

  2023年3月,安徽省发布《安徽省企业公共信用信息报告代替无违法违规证明实施方案》在全省推广复制高新区信用报告代替无违法违规证明改革的创新举措。

  以信用为基础打造“信易贷”服务高新样本

  合肥高新区积极推进“信易贷”工作,探索金融监管方式,大力推动信用与金融、科技、产业良性循环,加大信用金融产品创新,将信用评价作为企业融资的重要依据,帮助企业解决融资难融资贵问题。

  创新“信易贷”产品。针对科创企业无抵押物等痛点,打造青创贷、雏鹰贷、瞪羚贷、贷投联动、自贸贷、声谷贷、科大校友贷等20余款纯信用科创金融专属产品,为区内企业1000余家次科创企业提供贷款20多亿元。

  打通数据共享渠道。打通高新区合创汇平台与市信易贷平台,实现信用数据、金融产品互通互认共享。在市信易贷平台开设高新区金融超市申请专窗,高新区企业可申请高新区特色金融产品,获得便利优惠的融资服务。

  截至目前,高新区共有8512家企业入驻合肥市信易贷平台,累计授信132亿元,单笔授信超1000万元企业257家,最高授信额度2000万元,为企业健康快速发展提供了有力金融支撑。

  信用应用环评与排污许可“两证合一”改革

  合肥高新区坚持以创新为导向,以为企优环境为目标,积极响应市场主体呼声,根据国家省市文件精神,实施“两证合一”改革。在全省率先制定《中国(安徽)自由贸易试验区合肥片区高新区块环境影响评价与排污许可深度衔接“两证合一”改革实施方案(试行)》,依据排污许可管理类别,实行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分类管理,创新“两证合一”审批模式,实行“豁免类”、“环评告知承诺备案+排污许可审批”、“环评告知承诺审批+排污许可登记”,将项目原先投产前的两次生态环境行政许可审批手续简化为最多一次。项目环评许可实际手续办理时间可由法定的60个工作日压缩至5个工作日。

  强化事中事后监管。在“双随机、一公开”要求的基础上,加大环境影响评价文件质量抽查复核比例和现场监管频次。对于不按承诺落实环保措施、超标超总量排放污染物的情形采取严格的法律手段。实施“红黄牌”分级分类管理。对承担园区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编写的环评机构的9种行为实行“红黄牌”评价制度。针对审批过程中的环评文本质量问题进行记录,通过“红黄牌”评价对环评单位进行警示,同时黄牌警告实行可消减机制。填补了环评文件中非严重问题的管理空白,有效减少了因环评文本反复修改延长的项目报批时间,为园区企业择优选择环评文本编制机构提供有力参考。实施信用联动机制。明确简化手续以信用承诺为前提,失信企业不能享受本改革措施,享受政策失信后将其纳入信用黑名单并在媒体上曝光。

  下一步,高新区将加大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积极申报安徽省信用示范区,并强化重点领域信用应用,在工业领域碳积分、低效用地履约清理、企业公共信用评价、信用+园区等方面持续发力,率先开展试点工作,探索形成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典型案例。

  信息来源:高新区经发局

最新评论
发布

热门资讯

万家热线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51-65369640

Copyright © 2006-2023 365jia.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