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未来三年安徽省16市将通高铁 合肥的铁路“大枢纽”地位初显

2017-01-18 08:39 江淮晨报

  合肥铁路“大枢纽”的地位已经初步显现出来、我省城市有望在两三年内实现高铁全部通达、建议中小学调整作息时间、中德教育合作示范基地方案已上报……昨日,省人大代表继续在事关发展与民生的话题上“发力”,带来不少好消息也提出不少好建议。

  省人大代表李昌勤

  计划两到三年全省16个市通高铁

  去年合肥火车站、高铁南站一共发送乘客超过了3700万,1月17日,省人大代表李昌勤在省人代会合肥团分组讨论时透露,未来两到三年,亳州阜阳淮北宣城四个市全部通高铁,实现16个城市高铁通达。

  2到3年内安徽各市均通高铁

  李昌勤介绍,这些年来,安徽省铁路建设取得了历史性的成就。特别是2008年以来,高速铁路合宁线、合武线、合蚌线、合福线等几条高铁陆续建成并通车,开启了安徽铁路的高铁时代。

  值得一提的是,上海铁路局所辖的高铁里程有3400多公里,其徽省就占据了1400多公里,所占比例超过了三分之一。李昌勤表示,目前,安徽省内的16个市,当中已经有12个通了高铁,亳州、阜阳、淮北、宣城还没有通高铁,“计划在两到三年之内,这四个市全部通高铁。”届时,高铁将在安徽省基本实现全覆盖。

  合肥的铁路“大枢纽”地位初显

  李昌勤透露,目前,每天从高铁南站开出去140多对高铁。

  从合肥铁路通往省会城市已经有11个,还有北京、上海、重庆、天津这四个直辖市有高铁或者动车直达。

  目前,从合肥出发的高铁,已经实现了1小时到南京、金寨、宿州,2小时到上海、济南、杭州、武汉,3小时到天津,4小时到北京、南昌、福州、长沙等城市。铁路的发展,拉近了时空的距离,尤其是高铁,成为市民公务出差、旅游的首选。

  合肥铁路为省、市经济做出了贡献。过去的一年合肥火车站、高铁南站,计划发送3500万人,实际发送3700万人,比计划多了200万。这还不包括到达的客流,运输收入完成了40亿元。而在10年前,每年发送的客流仅仅为300多万。

  李昌勤表示,合肥在全国铁路版图中的大枢纽的地位,目前已经初步显现。前年就已经成“米”字形的高铁结构,等合肥到青岛的高铁、商合杭再开通,这个高铁“网络”会更为成熟。

  建议加强“路地协作”,利用好资源

  上海铁路局管辖华东三省一市的铁路,经过多年发展,路网已经全面形成。李昌勤认为,如何利用好现有资源,加大铁路与地方的密切协作,对各自发展都至关重要。

  比如:合肥到上海的高铁,每天的班次不少,但多为3个多小时的行程,现在开了一趟仅2个小时8分钟的。为此,他建议,合肥市与上海铁路局等方面加强沟通,力争今后多开一点这样的高铁中的“快车”,为市民出行提供更大的便利。

  省人大代表李亚伟

  高铁建设要多“雪中送炭”

  省人大代表李亚伟透露,目前,合肥与一些城市之间的互通还存在薄弱的情况。就拿商合杭线来说,合肥到商丘段显得尤为重要,因为目前合肥到杭州已经有两个高铁线路,再发展也不过是时间更缩短一些。

  打通商丘段以后,能带动阜阳亳州等皖北城市,为百姓出行带来极大便利,为当地经济发展做出贡献。他建议,高铁建设应该侧重“雪中送炭”,如在合肥到商丘段加大建设力度,加快进度,在征地拆迁、资金调度上别太耽误。

  省人大代表完颜旭辉

  建议绕城高速在肥东县民族乡增加出入口

  肥东县牌坊回族满族乡(以下简称“民族乡”)是合肥市唯一的民族乡,也是我省唯一的回、满、汉三个民族聚居的民族乡,乡政府所在地位于合肥绕城高速(沪陕高速G40)与X022县道交汇处。

  省人大代表完颜旭辉介绍 ,民族乡现已发展成为全国闻名的特色农产品种植(养殖)基地,其蔬菜产品不仅满足合肥“菜篮子”,还远销北京、上海、天津等城市。但运输这些鲜活农产品的车辆,却不能就近驶入高速公路,必须经过人口稠密、交通拥堵的县城,一定程度上不利于当地支柱产业的发展。

  完颜旭辉建议,合肥绕城高速(沪陕高速G40)在肥东县民族乡增加出入口,推动民族乡的城镇化进程。

  此外,民族乡现已打造成为在全国有一定知名度的“中国少数民族特色村寨”,民族特色旅游业发展得红红火火。有了高速出口,外地旅行社和游客进出高速公路将会便利很多。

  省人大代表蔡敬民

  中德教育合作示范基地方案已上报

  今年省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加快中德教育合作示范基地建设,实施一流学科专业和高水平大学建设五年行动计划。1月17日,省人大代表蔡敬民透露,目前中德教育合作示范基地方案已上报国务院待批。

  中德教育合作示范基地方案已上报

  2015年、2016年,李克强在政府工作报告中,均提出引导地方本科高校向应用型转变。这是中国高等教育的重大战略调整。教育部已经明确把合肥学院中德教育合作示范基地建设,作为贯彻落实这一政策的重要举措。

  这个示范基地建设项目,目前进展到什么阶段了?蔡敬民透露,目前,教育部已经将与安徽省会商后的方案,上报到了国务院。合肥市将成立建设领导小组,并在土地、经费、平台建设等方面给予支持。

  为了加快建设步伐,蔡敬民建议,安徽省与教育部进行会商,成立基地建设领导工作组,统筹基地建设各项工作。根据方案,参照中科大先研院模式,尽快落实基地建设所需的管理、技术、教辅人员的编制(省市共担)。

  蔡敬民称,目前,合肥市已经明确了配套资金,为此希望省财政厅也能够列入分年度预算。此外,建议省民政厅在基金设立方案,给予指导和支持。

  建议给予引人才、评职称更大自治权

  今年省政府工作报告还提出,“实施一流学科专业和高水平大学建设。”蔡敬民介绍,安徽应用型高等教育起步较早、目前的效果也较好,教育部正在总结推广“安徽现象、合肥模式”。国内很多省份都来安徽学习调研,现在外省在这一方面行动快、投入大。

  安徽如何继续发挥引领示范作用?在他看来,这是个值得思考的问题。蔡敬民认为,应用型高校要继续下沉,与地方政府加快合作,围绕区域发展重大需求,打造产学研合作平台,服务创新发展。

  为了提升服务区域的创新能力,让教师有更多的时间从事科级创新,他建议政府部门加大师资力量投入,将师生比从目前的20比1调整到16比1。

  “在德国,博士毕业、在企业工作5年以上,经过考核就可以进入应用科学大学担任教授。而我们从企业引进教授高工,支撑却难以对接。”蔡敬民建议,给予高校在人才引进、职称评聘等更大自治权。

  省人大代表完颜旭辉

  建议推迟中小学生上学时间

  省人大代表完颜旭辉从事教育工作多年,他关注到我省不少地方的中小学生存在睡眠不足的问题。在今年省人代会上,完颜旭辉带来了一份关于推迟中小学生上学时间,保证学生充足睡眠的建议。

  “我调研了几所学校,学生需要7点之前到校参加早读课,这么算来,路远的学生可能清晨6点就要起床,秋冬季节往往要披星戴月去上学。”完颜旭辉说,特别是中学生,相对小学生课业负担较重,晚上睡觉较迟,睡眠时间不足严重。孩子长期睡眠不足,学习效率大打折扣。

  为此,完颜旭辉建议,将中小学早晨上学时间推迟半小时或一小时,由省教育厅根据不同季节区分农村、城市学校的不同情况,统一确定早晨到校时间,还孩子们一个健康的睡眠。

  省人大代表钱开莲

  建议加强

  “有偿家教” 源头治理

  今年两会上,省人大代表钱开莲建议,加强对“有偿家教”源头治理。

  钱开莲建议,把小学、初中和高中的学业水平考试和每个学期的期中期末考试的难度降下来。另外,考试命题还要杜绝设置偏题、怪题,要采取形式多样的考试方式,使学生在考试中有展示特长和潜能的机会。

  钱开莲建议,在课程教育体系中,建立校内无偿的补缺补差机制,让“有偿家教”失去市场。要改革教师评价机制,改变以学生的分数作为教师能力高低的唯一评价标准。

  省人大代表陈杰

  试行学生体质水平公告制

  中小学生的健康是全民健康的前提,省人大代表陈杰认为,目前学校里“小胖墩”、“小眼镜”太多了。她建议,落实每年的学生体检,试行学生体质水平公告制等,引导学生奔向操场,增强中小学生体质。

  她跟记者分享了一组数据,目前66%的学生每天锻炼不足一小时,44%的学生睡眠达不到规定标准。小学男孩“小胖墩”数量大,比例已近三分之二;中学的“小眼镜”数量多,比例超过四分之三。平常体育锻炼时间少,长跑吃不消,军训有晕倒,“亚健康”的状况较为普遍。

  为此,她建议,应把学校的体育工作纳入政府政绩的考核指标,首先加大对体育类经费的投入,解决学校场地、器材不足的问题。其次,补齐缺编体育教师,提高体育工作在学校发展性评价中的分值,成绩作为评价先进县区和示范学校的重要依据。

  另外,还要健全学校体育考评机制,实施体育监测制度。如落实每年的学生体检,试行学生体质水平公告制,与校长、教师评优评先挂钩,以考评促发展。营造健康体育氛围,家庭学校和社区联动,形成覆盖校内外的健康锻炼体系,指导孩子从小养成良好的生活方式和锻炼习惯。

  省人大代表马大忠

  加快技术研发

  解决秸秆焚烧难题

  每年春秋两季,秸秆焚烧的难题就会凸显。来自基层的省人大代表马大忠建议,加强秸秆利用的技术研发,加快综合利用产业化进程。

  马大忠说,虽然政府现在也给予了一定的补贴,但是农民还是会偷偷地焚烧,“有的人就在半夜偷着烧”。因为不烧的话,会有一系列难题。如秸秆放在地里,会影响二次耕种,直接影响农民收入。

  “之前也有地方尝试过秸秆发电,但效果好像也不是很好。”所以,他建议加强技术研发,加快秸秆综合利用的产业化进程。

  省人大代表谢琼

  建议全省加快

  医养结合型养老服务

  省人大代表谢琼注意到,随着老龄化社会的到来,是失能失智失独等特殊困难老年人的养老服务日益成为社会关注的问题。谢琼建议,加快推广医养结合型养老服务迫在眉睫。

  建议全省推广医养结合型养老服务

  谢琼说,根据2015年的统计公报,截至2015年末,我省60岁以上老人1062.2万人,占人口比重17.29%;65岁以上老人720.6万人,占人口的11.73%。目前,我省人口老龄化问题突出表现为:高龄老年人口持续增长,失能、失智、空巢、慢性病老年人口不断增长。

  “有限的医疗卫生、养老服务资源,已远远不能适应老龄化社会发展形势的要求。”谢琼建议,我省在合肥市的试点经验基础上,在全省范围内推广医养结合型养老服务,力争在较短时间内出成效,保障特困老年人健康养老有成绩,发展养老服务业有成果。

  呼吁:“医养结合”服务机构可纳入医保

  在政策保障上,谢琼建议,将具备规定条件的医养结合型养老服务机构,纳入医保定点范围,实现医养结合型养老服务对失能、失智等特困老年人群的全覆盖。

  同时,谢琼注意到,失能失智等特困老年人生活不便、经济困难,考虑到环境、亲情等因素,宜就近自主参加医养结合型养老服务,这样就存在异地就医结算问题。

  为此,要完善医保结算制度,建议省内直接联网结算医养结合型养老服务在规定范围内的医保异地就医费用。“政府部门还应优先提高失能失智等特困老年人的医疗保险支付比例、养老服务补贴标准。”

最新评论
发布

热门资讯

万家热线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51-65369640

Copyright © 2006-2023 365jia.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