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听骂声不听哭声 为城市管理者做决策敢负责叫好
2014-01-05 17:58 万家热线
2014年1月3日下午,合肥市政府发布公告称,由于合肥五里墩立交桥A3匝道桥墩支座老化变形,经安徽省市桥梁专家鉴定需更换支座。
为确保安全,防止桥墩支座应急维修期间发生意外事故,五里墩立交桥将暂行全封闭,封闭期间,禁止车辆和行人进入封闭区域。
封不封路,这是一道艰难却又必须做出抉择的选择题,一边是市民周末下班的大拥堵,一边是专家安全评估报告中五里墩桥梁随时可能发生意外的险情。
我们的城市管理者只有站在保护人民财产生命安全的高度来决策判断,才能对人民群众高度负责,如果害怕听到一些“骂声”而犹豫不决,一旦出现安全事故,将会换来无辜老百姓伤心的“哭声”和无尽的遗憾。
这是一个不容片刻考虑的决定,也是考验政府应急能力的选择,合肥市政府经过通盘考虑,最终选择了立即封闭。
正如合肥市应急办主任汪涛所说的:“两害相权取其轻”,这里的“两害”分别指的是对政府之害——市民对政府抱怨,以及对百姓之害——万一发生事故的严重后果。
城市管理者清晰地认识到,只要存在倒塌的风险,即便这个风险只有1%,仍然事关百姓的生命安全,就马虎不得。
新闻发布会上,管理者一句“宁愿听到骂声也不能听到哭声”的话语,体现了管理部门的责任与担当。宁愿被老百姓骂,也不能让老百姓承受到悲伤的结局。短短的一句话却掷地有声,这不仅仅是管理者对责任的清晰认识,更是对权力和生命的敬畏。
五里墩暂行全封闭的决定做出后,政府相关部门立即通过互联网以及手机等各种媒介第一时间向外发布滚动信息,并及时召开数次媒体新闻发布会,通报封闭的原因以及力争恢复通畅的时间节点。
在信息向公众传递的同时,路面上需要设置的相关道路警示、道路上交警疏通警力的加强、绕行方案的公布以及公交改道方案的公布等所有配套工作及时有序开展。
虽然大家对临时封闭决定所带来的交通影响有心理准备,但是五里墩立交桥作为连接合肥东南西北的交通“要塞”,受影响路段和区域上演大拥堵是难以避免的,回家心切的市民一时怨声载道,也是可以预料的,这是做出选择决策后难以回避的矛盾。
当然五里墩立交桥临时封路之后,给政府管理者和市民都提出了一个更深层次的思考题,政府在公共决策中,如何更多的听取民意,更多的搜集舆情,做好预案,让决策取得大多数人的理解和支持,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更清晰的了解政府决策的依据。
而生活在城市中的居民,我们如何能支持和了解政府的部门的初衷,特别是在紧急情况下的应急决策,我们大家只有从简单的判断认知,跨越到理性的思考和良性互动,才能影响更多的周边人传递有用的信息和积极的能量。
只有政府勇于担当责任,积极提高城市公共服务和应急能力,百姓理性回应,为政府决策献计献策,这样我们的城市中出现任何的险情和突发情况,都会经受住考验,我们的城市生活也就更和谐和美好。
目前没有评论,欢迎您发表观点。